物價止跌回穩,建設資金投放增加,房地產市場表現活躍以及市場內需拉升,經濟活力因素逐步增多,全區經濟在有利大環境的推動下,初步呈現轉好跡象。
從4月份的經濟運行情況來看,我區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在首季低位運行的基礎上均取得了較大幅度的提升,工業、投資和消費等對經濟增長的拉動逐步增強。1~4月,全區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20.63億元,同比增長30.7%,增幅比一季度提高11.1個百分點,其中4月份完成規模工業增加值7.29億元,高出首季月平均水平2.84億元;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43.22億元,同比增長47.6%,增幅比一季度提高44.8個百分點,其中4月份完成19.16億元,差不多是一季度的全季水平;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96億元,同比增長22.5%,增幅比一季度提高2.3個百分點。
根據4月份我區經濟運行狀況及其走勢分析,預計今年上半年我區經濟運行趨勢仍將持續向好,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初步預測如下:
1、預計實現生產總值76億元,同比增長18.6%。
2、預計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205億元,同比增長16%;實現規模工業增加值42億元,同比增長25%。
3、預計完成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85.6億元,同比增長28%。
4、預計完成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8.6億元,同比增長25%。
5、預計完成農業總產值10億元,同比增長7.3%。
6、預計實現農民人均現金收入3945元,同比增長12.5%。
從全球經濟環境來看,金融危機對經濟發展的不利影響雖然仍未消除,但在國家宏觀政策的有力調控下,經濟環境正在逐步改善,我區上半年各項主要經濟指標在二季度能夠保持逐月上升趨勢,主要是以下各方有利因素合力推動的結果。
一、從農業生產情況分析
生產方面,由于區域調整,全市第一農業大鎮飛來峽鎮并入我區后,使我區原本較為薄弱的農業基礎得到了一定的加強,農業生產穩中有升,成為我區農業增長的最大亮點。此外,農資價格回落、種糧植保標準提高等因素也極大提高了農民的生產積極性。收入方面,由于企業逐步恢復正常生產,用工需求增加,為農村富余勞動力提供較多的合適崗位,農村就業較為充分,成為農民增收的有力保障。
二、從工業生產情況分析
工業生產開始逐步平穩回升,主要表現在:一是關閉、停產企業減少,工業生產經營進一步恢復正常。至4月止,我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關閉的有3家,停產的1家,停產企業比上月的4家減少3家。二是新增企業多。全區1~4月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24家,同時還有7家在4月份已辦理了申報審批手續,正等待國家批復,這批新增企業是今年我區工業增長的主要支撐點。三是銅材和陶瓷兩大支柱產業的生產經營轉好,主導作用增強。4月份,國際銅材價回升,從每噸3萬元左右上升到4萬多元,有力地刺激了銅材行業的生產。陶瓷業也逐步回復正常,個別品牌陶瓷企業甚至出現無法如期為客戶提供產品而退訂的現象。四是億元企業生產良好,龍頭帶動作用明顯。全區1—4月累計超億元的企業達到27家,同比凈增3家。完成規模以上工業產值83億元,同比增長14.7%,拉動規模以上工業產值增長10.2個百分點。
三、從投資情況分析
投資的適度增長,主要是國家宏觀政策對投資有效調控的結果。一是國家查處“兩違”的工作基本完成,在符合和完善各方審批手續的前提下,投資項目的推進步伐得到了加快。同時,政府也加大了對工業園區配套設施的建設力度,德龍大道、循環經濟產業園、義烏商業城等項目正在加緊建設。二是國家4萬億投資資金對投資起到了極大的促進帶動作用,基本建設的投資迅速增長。區內的北江大堤拆遷加固工程、舊城道路改造等項目得到有力推進。三是廣清城際輕軌項目的確立,對房地產投資帶來一定的刺激作用,房地產投資逐步止跌,回復去年同期水平。
四、從消費情況分析
經濟回穩,人流增加,物流繁忙,消費需求逐步擴大,全區消費增長的有利因素主要表現在:一是新增了一批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和住宿餐飲業企業。目前我區共有限額以上批發零售貿易和住宿餐飲業企業56家,比上年增加17家,加大了限額以上部分對消費的拉動。二是國家一系列擴大內需,拉動消費的政策,促進人們消費信心的恢復。“家電下鄉”“農用車”下鄉等相關優惠政策不但有力地改善了消費環境,同時也進一步帶旺了農村消費市場。